发布日期:2025-10-08 19:35 点击次数:158
一、基础探源:小便不利的核心病机是什么? 学生问:林老师,我们在临床中常遇到小便不利的患者,有的尿频尿急,有的排尿困难。
请您讲讲小便不利的核心病机是什么? 林佳明师答:小便不利病机关键在于气化失常,与肺、脾、肾三脏功能失调最为相关。 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说:“膀胱者,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,气化则能出矣。”
膀胱的气化功能依赖于肾气的温煦和脾气的转输。 同时,肺主宣发肃降,通调水道,为水之上源。
若肺失宣降,脾失健运,肾失气化,则水液代谢障碍,导致小便不利。 从六经辨证角度看,小便不利主要与太阳、太阴、少阴病相关。
太阳主表,统摄营卫,参与水液代谢;
太阴主湿,脾虚则水湿内停;
少阴为水火之脏,肾阳虚则气化无权。 从阴阳角度看,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是最常见的病机,但也有阴虚不能润泽水道或湿热阻滞气机的情况。 二、方证辨析:五苓散与真武汤如何鉴别使用? 学生问:林老师,五苓散和真武汤都能治疗小便不利,临床上我们应如何鉴别使用呢? 林佳明师答:此二方虽均治小便不利,但病机、方证有显著区别。 五苓散证属太阳太阴阳明合病,病机为水饮内停,郁而化热。
主要方证包括:口渴欲饮、小便不利、脉浮或有发热。
《伤寒论》第71条云:“若脉浮,小便不利,微热消渴者,五苓散主之。” 真武汤证属少阴太阴合病,病机为阳虚水泛。
主要方证包括:畏寒肢冷、小便不利或小便清长、腹痛下利、四肢沉重疼痛、脉沉细。
《伤寒论》第316条:“少阴病……腹痛,小便不利,四肢沉重疼痛,自下利者……真武汤主之。” 我曾治一47岁男性,夜尿频多2个月,每晚2-3次,伴怕冷、汗出、大便稀烂、口干。脉沉细,舌淡润,苔略腻,用五苓散合真武汤:
炒附片15g(先煮),干姜15g,茯苓45g,白术30g,白芍15g,桂枝15g,盐泽泻20g,猪苓15g。
三剂后夜尿好转,偶尔1次。 这里用五苓散化气利水,真武汤温阳利水。
方中附子温肾阳,桂枝通阳化气,茯苓、白术健脾利湿,泽泻、猪苓渗湿利水。 三、复杂病案:寒热错杂的小便不利如何辨证? 学生问:林老师,临床遇到寒热错杂、虚实互见的小便不利,我们应该如何把握辨证要点? 林佳明师答:复杂病证要首辨阴阳,分清虚实寒热孰多孰少,抓住主要病机。 我曾治一位72岁男性,肠ca术后2个月,小便时尿道疼痛,尤以后段余沥未尽时明显。
伴小便稍黄,坐位时至阴穴处胀痛,口干,无口苦。
既往有面肌痉挛史和前列腺增生病史。尺脉沉,寸浮,关滑;舌中裂,中后苔白厚腻。 此案辨为阳明少阴合病,寒热错杂,本虚标实。
用栝蒌瞿麦丸合四妙散合猪苓汤合当归赤小豆汤加减。 这里栝蒌瞿麦丸(天花粉、瞿麦、茯苓、山药、附子)温阳化气、滋阴利水。
《金匮要略》云:“小便不利者,有水气,其人若渴,栝楼瞿麦丸主之。” 猪苓汤(猪苓、茯苓、泽泻、滑石、阿胶)滋阴清热利水。
《伤寒论》第223条:“若脉浮发热,渴欲饮水,小便不利者,猪苓汤主之。”
因阿胶昂贵,我用山药、天花粉加白芍代之,此乃张锡纯先生常用之法。 四妙散(苍术、黄柏、薏苡仁、牛膝)清利中下焦湿热;
加赤小豆、当归活血化瘀解毒;
王不留行、路路通利尿通淋;
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。 全方寒温并用,攻补兼施,既清热利湿治标,又温阳滋阴治本。 四、气虚癃闭:如何运用升降理论治疗? 学生问:林老师,对于气虚所致的小便不利,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升降理论来指导治疗? 林佳明师答:气虚癃闭主要病机为中气不足,升降失常。
《灵枢·口问篇》云:“中气不足,溲便为之变。” 治疗当以补中益气、升清降浊为法,我用补中益气汤加减疗效显著。 曾治一73岁男性,小便困难,日十余次,每次量少,小便时大汗出,面色㿠白,神疲体倦,声低气怯。
舌淡胖苔白,脉细软无力。
辨为气虚癃闭,用补中益气汤加益母草、泽兰、路路通。 这里黄芪、党参、白术、甘草补中益气;
柴胡、升麻升举清阳;
陈皮理气和中;
当归养血活血。
加益母草、泽兰活血利水,路路通活血通经利水,共奏活血通经利尿之功。 另一79岁患者,帕金森病史,体瘦气弱,排尿困难,大便三天一次。不知冷热,出汗多(尤其腋窝和腿弯),舌质淡嫩,苔心连及根部白腻,前三分之一及两侧苔少。
用补中益气汤加减。
此方中瓜蒌、泽泻、丹皮降浊泻阴火,与升麻、柴胡升清相配合,恢复中焦升降功能。 五、滋阴利水:如何理解“不宜利尿”的特殊情况? 学生问:林老师,您提到有些小便不利“不宜利尿”,这似乎与常规治法不同,应如何理解? 林佳明师答:确实,临床上有些小便不利非水湿停滞,而是阴液亏虚,无以生成小便。
此时若强行利尿,反会伤阴损液,加重病情。 《伤寒论》第111条提到:“阴虚小便难”。
这类患者多在大汗、失血或热病伤津后出现小便短赤或点滴而出,伴口燥咽干、烦渴欲饮。 治宜滋阴为主,兼以宣肺利水。
可用紫菀、人参、麦冬、五味子等组方。
紫菀辛散苦降,能使气化下达膀胱而利小便。
《千金要方》载:“治妇人卒不得小便,紫菀末,井华水服三指撮”。 人参、麦冬、五味子即生脉散,益气养阴、生津止渴。
全方宣润肺气、滋阴利水,对老年气阴两虚或产后汗出伤津兼小便不利者效果佳。 我曾治一患者,暑热大汗后小便短赤,点滴而出,口干渴,呼吸急促。投以紫菀25g、麦冬15g、人参15g、五味子10粒,一剂即见效。 此即“提壶揭盖”之法,开上源以利下流,宣肺气以助膀胱气化。 六、临证要点:小便不利的治疗总原则是什么? 学生问:林老师,请您总结一下小便不利的治疗原则和临证要点。 林佳明师答:治疗小便不利,要掌握以下几个原则: 首辨阴阳:分清气虚、阳虚、阴虚、湿热之不同。
阳虚者多畏寒肢冷、腰膝酸软、舌淡苔白;
阴虚者多口干舌燥、潮热盗汗、舌红少苔。 明辨病位:在肺者多有咳喘、咽干;
在脾者多伴乏力、腹胀、便溏;
在肾者多有腰酸、膝软、畏寒;
在膀胱者多伴尿急、尿痛。 注重气化:气化则能出矣,温阳、益气、宣肺皆为恢复气化之法。 畅通水道:除湿、清热、活血、化瘀皆是畅通水道之策。 权衡攻补:虚者补之,实者泻之,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。 方证相应:
真武汤治阳虚水泛;
五苓散治水热互结;
猪苓汤治阴虚水热互结;
栝蒌瞿麦丸治气阴两虚兼水湿;
补中益气汤治中气不足;
肾气丸治肾气不足。 最后切记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原则:“小大不利治其标,小大利治其本”。
当大小便不利严重时,当先通利二便治标,待症状缓解后再图治本。 林佳明师结语:中医之道,贵在明理;
理通则法活,法活则方效。
小便不利一证,看似简单,实则内涵深远。
唯有深研经典,勤于临证,方能体悟中医之精妙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 上一篇:初中物理反反复复考的23个实验【完整版】
下一篇:没有了